距今2500多年的春秋時期,越國鑄劍大師歐冶子,奉楚王之命于龍泉秦溪山麓鑄劍!对浇^書》載:“鑿茨山,泄其溪,取鐵英,作為鐵劍三枚:一曰龍淵、二曰泰阿、三曰工布”。楚王見劍大喜,乃賜此寶地為“劍池湖”,楚王曾引泰阿之劍大破晉鄭王三軍。唐乾元二年此地置縣就以第一把寶劍為縣名,叫“龍淵縣”,因避唐高祖名諱“淵”字,改叫“龍泉”一直叫到今天。為了紀念龍泉寶劍鼻祖歐冶子,后人在劍池湖建了“劍池亭”和“歐冶子將軍廟”,成了一方千年古跡,“龍泉”亦成為寶劍之代名。
歐冶子的名字,在龍泉可謂家喻戶曉,在學術界也有很高的評價。最早的記載源自《韓非子·顯學》的第五段中:“夫視鍛錫而察青黃,區冶(即歐冶子)不能必以劍!贝硕芜提出:“發齒吻形容,伯樂不能必以馬!薄坝^容服,聽辭言,仲尼不能必以士!睔W冶子的名字不僅與伯樂、孔子齊名,作者還對三人作為春秋以前在鑄劍、相馬、察人方面的頂尖人物而推崇備至。
《呂氏春秋》在《智能》章中寫到:“得十良馬,不若得一伯樂;得十良劍,不若得一歐冶!薄秴问洗呵铩酚小耙蛔智Ы稹敝u,其中關于歐冶子的記載多達10字。
北宋咸平初年,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楊億在《金沙塔院記》中寫到:“縉之西鄙之邑曰龍泉,實歐冶子鑄劍之處!睏顑|以史學家的身份寫下這段話,并在記述中用了“實”字,強調乃實實在在之事,非傳說或杜撰。
明代萬歷年間出了一本書《括蒼匯記》,在《地理》篇中有一段話:“(龍泉)山南為秦溪,劍池湖在其陰,周圍數十畝,湖水清冽,時有瑞蓮挺出,旁有七口井,為歐冶子鑄劍之所,今為官田,井尚在,夏日飲其水,寒侵齒骨!
綜覽以上資料,可以得到一致的答案:歐冶子,龍泉寶劍的創始人,不僅是歷史人物,而且是歷史名人,更是中國古代的一位科學家。
|